服務熱線:
4006199175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上海市商務委市農委關于加強上海市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實施意見的通知
各區、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
市商務委、市農委《關于加強本市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已經市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按照執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一二年三月五日
關于加強本市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
鮮活農產品是市民日常飲食生活的重要必需品,加強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關系到經濟增長、社會發展,對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的意見》(國辦發〔2011〕59號)精神,現就加強本市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根據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和要求,按照《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及國際貿易中心建設的有關要求,圍繞“大市場、大流通、大貿易”,努力構建并不斷完善輻射長三角、面向全國的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更好地服務“三農”、服務國內外企業總部經濟、保障民生。
二、基本原則
?。ㄒ唬﹫猿挚茖W發展。科學規劃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布局,制定和完善相關規章制度、標準及設置規則,運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支撐流通領域食品供應和安全體系建設,增強預警能力和應急處置能力,提高流通環節管理效率,努力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費用。
?。ǘ﹫猿仲N近民生。依據消費水平及消費結構變化,推進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網點和設施建設,建立安全、誠信、舒適的消費環境。
?。ㄈ﹫猿质袌鰧?。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形成以消費為引導、以企業為主體,政府有效監管和適度調節的良性發展機制。
三、主要目標
通過5年努力,形成以農產品批發市場、標準化菜市場、生鮮食品超市為流通主渠道,以“農超對接”等多種產銷銜接為方向,以周末蔬菜直銷市場等直銷直供業態為補充,較為完善的鮮活農產品流通和安全保障體系。
(一)確保農產品均衡有效供給。實行地產主要農產品最低保有量制度,逐級分解落實地產主要農產品最低保有量,穩定糧食、蔬菜、生豬、家禽、鮮蛋、鮮奶和淡水養殖生產能力,優化農產品結構,增加市場適銷對路的優質農產品供應量。
?。ǘ┙⒂行蚋咝У牧魍ㄊ袌鲶w系。充分發揮國內、國外兩個市場的作用,促進貿易繁榮,產銷對接順暢;確保農產品供應豐富,流通規范有序;促進市場合理布局,增強輻射功能。
?。ㄈ┙栏窨茖W的質量保障體系。加強農產品檢測,確保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鼓勵凈菜上市。建立和完善鮮活農產品流通行業法規和技術標準體系,使相關基礎設施和技術設備較為完備,檢測技術水平顯著提高,流通領域食品安全事故逐年減少。
?。ㄋ模┙⒏采w更廣的信息追溯體系。流通領域豬肉、蔬菜追溯系統基本實現全覆蓋,使用范圍、追溯覆蓋面逐步擴大到水產、清真牛羊肉、水果、糧食、南北貨等品種。
?。ㄎ澹┙F代化的冷鏈物流體系。提高流通冷鏈比例,逐步降低腐損率,肉類、水產、果蔬等重點品種的冷鏈流通率分別提高到40%、30%、20%以上,流通環節產品腐損率分別降低到8%、10%、15%以下。
四、主要任務
?。ㄒ唬┐罅ν菩挟a地預冷、全程保鮮。扶持地產農產品收集、加工、包裝、貯存等配套設施建設,鼓勵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種植養殖大戶利用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購買保鮮冷藏庫,不斷完善田頭冷鏈建設,延長鮮活農產品的保質期,為后續的物流環節創造有利條件。重點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初級加工和貯存設施予以補助。(實施部門:市農委、市財政局、市商務委)
(二)規劃和推進建設批發市場體系。形成以現有大型綜合性中心批發市場為骨干,現有區域性消費市場為輻射地,現有專業批發市場為補充,郊區產地初級市場為基礎的批發市場網絡體系。規劃好國際農產品物流中心。重點支持西郊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項目建設和運營,協調上海進出口農副產品國際貿易試點區建設相關工作,幫助上海臺灣農產品交易中心拓展業務,搞好周邊市場的整合、銜接,充分發揮政府的公益性作用。發展江橋、江楊、農中心等批發市場群的作用。完成一批市場的升級改造改建和管理水平提升。支持配送中心發展。加快冷鏈配送體系建設。支持大型鮮活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發展,推動產銷一體化和產業化經營。(實施部門和單位:市商務委、市發展改革委、市農委、市規劃國土資源局、市工商局、市財政局、各區縣政府)
(三)發揮“大市場、大流通、大貿易”功能。建立鮮活農產品國際貿易平臺。以大流通促進大市場形成,以大市場保障本市糧食等農產品安全。構建現代化、規范化的糧食大市場交易平臺。集中力量,全力以赴建設好國內第一個集糧油儲備、加工、配送、中轉、貿易于一體的現代化糧食物流中心——上海良友新港項目。全面擴大冷鮮肉銷售,形成冷鏈物流配送體系。降低代宰比例,提高屠宰企業自營比例。建設一批蔬菜直供基地,促進配套產業集群建設,加強信息集散和產業服務功能,實現由商品經營向資產經營、資本經營的跨越。(實施部門和單位:市商務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國資委、市農委、市規劃國土資源局、市工商局、市建設交通委、各區縣政府)
(四)積極推進鮮活農產品流通現代化建設。加快鮮活農產品流通現代化“七化”(即組織化、規模化、品牌化、包裝化、規格化、冷鏈化、信息化)建設,提高流通效率,實現流通交易增值功能。積極探索規?;袌龅膬r格形成機制、指數機制。(實施部門:市商務委、市農委、市發展改革委、市工商局、市質量技監局)
(五)完善鮮活農產品現代零售流通模式。進一步完善標準化菜市場布局和管理。推進標準化菜市場公益性探索。加快推進生鮮食品超市建設。推進建設與發展城市配送相結合的鮮活農產品網絡營銷模式。鼓勵流通領域龍頭企業探索無店鋪銷售模式,通過在線信息發布、網上交易、電子支付、網下配送,實現網絡流通模式,并逐步向較高層次的電子商務過渡和升級。(實施部門和單位:市商務委、市農委、市國資委、市質量技監局、各區縣政府)
?。┐龠M產銷對接,擴大地產農產品訂單采購量。培育壯大一批經營規模大、產品質量優、帶動能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促進規范化管理、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加大對“菜籃子工程車”的扶持力度,健全農產品購銷流通隊伍,逐步建成產銷一體化經營體系。利用網絡、展會等多種形式,搭建鮮活農產品產銷對接平臺,支持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與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賓館、飯店、學校、企業等直接對接、看樣下單,提高訂單履約率。同時,在城市居民社區增加直供直銷點,保護銷售者利益,形成穩定的農產品供求關系。(實施部門:市農委、市商務委、市財政局)
?。ㄆ撸┘訌妰r格監測,提高價格預警能力。逐步建立地產蔬菜成本與田頭交易價格采集制度,完善市場批發價和市場零售價監測系統,全面掌握田頭交易價、市場批發價和市場零售價等各項數據,及時發布農產品供求和價格信息,引導生產和消費。建立本市農產品價格風險預警專家組,加強對農產品價格實時數據的研究,及時對異常波動進行分析,并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積極探索建立長三角地區農產品信息共享平臺,增強地區間相關數據的處理能力。(實施部門和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委、市農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
(八)加強儲備和市場監測,完善應急預案。完善糧食、食用油、豬肉等主副食品的重要商品儲備制度。發揮基地和主要批發市場吞吐功能,指導批發企業和零售企業適當增加蔬菜、豬肉等商品的商業庫存。完善應急方案,建立應急投放網絡,制定應急投放預案。(實施部門: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委、市農委、市財政局、市國資委)
五、保障措施
?。ㄒ唬┘訌娊M織領導。市政府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市政府的部署,把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加以推進,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的基礎上,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各區縣商務部門要在區縣政府的領導下,牽頭建立發展改革、財政、農業、工商等部門共同參與的工作機構,加強部門協調聯動,保障推進工作順利開展。
(二)制訂發展規劃。各區縣商務部門要會同區縣有關部門組織開展區域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調查,全面、正確地了解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交通、人口與現有流通網絡分布等情況,根據優化網絡結構、改善服務功能、滿足市民生活需求等要求,制訂和完善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發展規劃并積極組織實施。
?。ㄈ┰黾迂斦度搿J小^縣財政要加大支持力度,推進建設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一是支持糧食儲備庫體系建設。二是支持蔬菜低溫庫建設。三是支持標準化菜市場改造建設。四是支持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統建設。五是支持冷鏈配送物流體系建設。六是支持市場交易場所改造以及檢測設備、大型冷藏保鮮設施、冷藏運輸工具、企業信息化、零售網點改建;鼓勵企業增加配套設施投入,并多渠道、多方式籌集建設資金。七是加強生豬屠宰場改造,提高肉品質量保障能力等。
?。ㄋ模┘訌娙藛T培訓。要強化對流通領域經營者、市場開辦者、運銷戶和場內經營者的培訓和宣傳教育,提高經營者素質,使經營者強化食品質量安全意識,做到合法經營、誠信經營。
(五)搞好輿論宣傳。全社會要高度重視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為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要提升流通環節標準,加強規范經營宣傳教育、突出品牌效應。加強管理、提升能級,營造良好的食品安全消費及輿論氛圍。增強公眾健康消費、安全消費觀念,發揮消費者監督作用,鼓勵消費者用好監督權,確保鮮活農產品流通體系持續健康發展。
本意見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6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