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一季度,我國漁業經濟繼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水產品產量穩定增長,漁民生產積極性高;水產品市場供給充足,價格上升;水產品出口貿易開門紅。
一、一季度漁業經濟形勢主要特點
(一)漁業生產形勢穩定
據全國20個漁業主產省統計月報數據顯示,1-3月全國水產品產量1032.2萬噸 ,同比增長5.3%。其中,水產養殖產量754.0萬噸,同比增長6.0%,捕撈產量278.2萬噸,同比增長3.5%。養殖生產形勢良好。據對10個主產省的100個縣、404個養殖場的監測調查,一季度魚苗投放量和池塘利用率同比明顯增加,漁民生產積極性較高。海洋捕撈生產形勢穩定。黃渤海海域生產形勢穩定,東海和南海海域生產則略好于上年。遠洋漁業生產效益良好。預計一季度遠洋漁業產量27萬噸,產值2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8.6%和31.8%。
(二)水產品價格有所上漲。據對全國80家水產品批發市場成交價格情況統計,2011年3月水產品批發市場綜合平均價格17.5元/公斤,同比漲5.8%。其中,海水產品綜合平均價格32.5元/公斤,同比漲8.4%;淡水產品綜合平均價格11.72元/公斤,同比漲2.5%。
(三)水產品出口貿易取得開門紅。在2010年水產品出口貿易創歷史紀錄后,2011年1月出口量額再創月度歷史新高,出口量43.4萬噸、出口額17.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52.7%和56.4%。1-2月水產品出口量59.1萬噸,出口額23.2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4%和27.1%。
二、全年漁業經濟運行趨勢預測
漁業生產,進入2011年之后,我國部分地區出現的干旱、海冰及低溫雨雪等自然災害對漁業生產的影響不大,漁業生產起步良好。從我國漁業生產格局看,國內水產品供給仍將主要來源于水產養殖產品,水產養殖生產對水產品供給的保障作用將進一步提高。通過近幾年中央財政現代農業發展資金的支持和帶動,各地對開展池塘改造、加快水產養殖標準化創建工作的積極性逐步提高,水產養殖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將進一步提升。綜合“十一五”期間漁業發展形勢看,如不發生重大漁業自然災害等突發影響事件,預計全年水產品總產量增長約4%,水產品供給不會出現大幅波動。
水產品價格,在充足的水產品供應支撐下,水產品市場將呈現出總體穩定態勢,但在較高生產成本的推動下,預計2011年水產品價格總體仍將呈現平穩上漲的態勢,不排除個別品種價格出現大的漲跌幅度。其中大宗淡水魚等養殖產量穩定增加保證了其充足的市場供應,價格仍將溫和上漲,部分捕撈產品隨著資源量的下降,產品價格漲幅可能會相對較大,另外天氣、病害以及自然災害等因素也會對水產品價格產生影響。